说到金刚的分类,各家学说五花八门,让入门消费者一头雾水。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金刚的分类进行梳理。
A:从桩形分类。
高桩(高远大于直径);
宝塔桩(高且有大尖);
圆桩(高与直径接近);
矮桩(高小于直径 3~4mm);
飞碟桩(高小于直径 4mm 以上!类似磨盘状);
元宝(俩头翘中间凹,酷似元宝,多见于 8 瓣以上);
拿四瓣到十瓣举例说明:
四瓣多为高桩;正圆桩型都很少见到;
五瓣多为高桩,宝塔桩,圆桩;矮桩相对较少;
六瓣多为宝塔桩,圆桩,矮桩飞碟桩相对较少;
七瓣多为矮桩;飞碟桩相对不多;
八瓣~十瓣多为飞碟桩或“元宝”了;
总结可见,大多数金刚菩提子的瓣数越少桩越高,瓣数越多桩越矮。
还有一种叫梅花桩,事实上虽然后缀是一个桩字,但梅花桩的取意是金刚顶部的纹路形状。其实说白了,就是从顶部往下看,形状酷似梅花 ,所以梅花桩并不属于桩形中的分类。后文中将会提到的刚双龙纹和小金刚盘龙纹的顶部都一定会出现梅花桩。
B:从产地、大小分类。
国际上对于金刚的分类一般是尼泊尔籽,印尼籽和印度籽,相对来说的其价格品质也是这个排序(但不绝 对)。可是在中国收藏界一般被分为刚菩提子和小金刚菩提子两大类。金刚菩提子的产地主要是尼泊尔和印尼。一般刚菩提子通常指的就是尼泊尔
金刚菩提子,而小金刚菩提子通常指的是印尼金刚菩提子。
事实上,刚菩提子、小金刚菩提子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植物种类的差别。两者在植物学上属于沾亲带故的关系,同宗不同种。打个比方从生物学角度看刚和小金刚,尼泊尔刚籽是猩猩,印尼籽是猴子, 二者虽然同宗,但是本质上不是一个种类。从外形来看、尼泊尔籽一般较大(也有小的),印尼籽一般较小(也有大的,所以在中国收藏界习惯于用大、小金刚来区分这两个种属。当然,大小并不是的,有时能见到大的印尼金刚,也能见到小的尼泊尔金刚。顺带提一下, 不少玩家盲目推崇金刚产地必须出自尼泊尔,但是大圣不得不说,尼泊尔小金刚在品质上实在是惨不忍睹,哈哈!
还有一个巨大的讽刺,分享给大家。今天尼泊尔人以盛产金刚和刀自居,有的尼泊尔人对其他地区的金刚嗤之以鼻,有的尼泊尔人以他们的把玩方式为正宗,而蔑视国人的文玩方式,大圣以为,求同存异,不宜妄自菲薄,我们尊重印度教文化,同时,我们的菩提子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尼人沾沾自喜之时,可曾知道, 在尼泊尔《湿婆资料》(意译)章里,他们所为崇敬的湿婆神,亲口提到金刚菩提子的17 个产地中,并不存在尼泊尔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不是对尼泊尔人金刚崇拜的莫大讽刺呢?
C:从皮质分类。
无论大小金刚,都有两种皮质,一种是红皮,一种是黄皮。相对来说,小金刚的红皮和黄皮却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小金刚的黄皮大概就分为糠籽黄皮, 姜黄皮,油黄皮和鸡油黄皮。
D:从纹路分类。
刚的纹路不像小金刚那样纹路众多。主要是分细纹,粗纹和锯齿纹三种典型的纹路(也有直接分成柴纹和肉纹)。我们来取刚的代表五星双龙纹来做个介绍。
五星双龙纹
特征:
1、一定是五瓣的,六瓣金刚是没有五星双龙纹效果的。
2、俯视金刚顶部,一定可以看到类似五角星一般的瓣线,这个算是个明显的特征。五星双龙纹由于太肉导致瓣线挤压,从两头看瓣线自孔道开始逐渐变窄,后变成一条线,犹如一个五角星,所以从上看能够看到标准的五角星效果。这也是五星一词的来源。
3、看桩形,五星双龙纹金刚必须为矮桩闷尖(因为只有矮桩才会出现五角星的效果),很多高桩的纹路也有双龙效果,但是整体来看根本就缺少了五星神韵。
4、看肉度和纹路,肉一定要满, 而且是连贯性大肉纹,这句话初听依然彷佛废话,肉纹金刚多的是,难道肉纹都是五星双龙?这里要强调一句,满肉一定要满到如同蜂窝一般,小细肉像网一样密密麻麻,如同蜂窝一般才可以。
相对刚,小金刚则更象一个大家族, 纹路种类繁多,起码数百种。但大体上分为疙瘩纹,肉纹,暴肉纹,连肉纹 4 种。无论叫法如何五花八门,它一定分属于这四大类。
1 、疙瘩纹。小金刚出现在文玩市场上早的一种纹路,它的特征就是表层均匀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扎手或不扎手的凸起,相信 90 的老玩家手中的挂小金刚就是这种纹路的。当初大家都优先选择不扎手的疙瘩纹盘玩,那时候小金刚群体并不象现在攀比风这么严重,现如今疙瘩纹已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例如时下备受推崇的荔枝纹,就是玩家心目中的顶极疙瘩纹;荔枝纹浑圆的桩型密集的纹路的密度和独特的外形以及适中的市场价位使荔枝纹也拥有着一批偏爱它的玩家。如果希望盘玩到后期颗颗肉齿晶莹剔透,呈现出其他种类金刚少有的质感,建议挑选纹路较粗的, 同时也可以避免盘玩期间磕碰,跌落以及其他不良盘玩习惯造成的断齿。(谨记,荔枝纹一定是接近球状的)
2、肉纹。肉纹小金刚的流行,完全得益于市场用户的需求。因为在金刚盘玩过程中,手掌与金刚的接触面极为有限,过于尖利的纹理实在不方便盘玩,因此,越肉的纹理,在盘玩的手感上会更舒服。再者就是盘玩之后的效果,肉纹小金刚的表皮更加充实,经过不断的摩擦,抛光面和包浆面都比较大,可以形成厚实的覆盖层和圆润的效果。亲民典型:蛤蟆背。纹路像蟾蜍背部而得名。小金刚中为数不多的几乎不会断齿的种类,因产量较大,更容易挑选出桩型均匀,纹路相似度较高的精品,较亲民的市场价更容易为玩家所接受。
蛤蟆背小金刚
蛤蟆背普遍沉水率不高,盘玩前期一定会出现色差,纹路表层有可能会出现糠斑,这是蛤蟆背的通病,如果准备入手, 建议选择精选过的或者 2-3 条通货一起盘玩,选购时注意挑选分量压手的。
3、暴肉纹。其实暴肉纹和连肉纹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属于肉纹,只不过因为市场的不断细分以及商家的极端吹捧下产生的新纹路,也是时下热门的两种纹路。暴肉纹主要的特征:表层非常明显的凸起和凹陷,凸起的纹路就像是受到内力作用膨胀起来一样。大家可以去联想一下爆米花。典型代表:鬼脸小金刚。(也有的鬼脸是选自连肉纹)跌宕起伏的纹路诡异而有秩序,凸起部分的纹路饱满,凹陷部分呈明显洞壑,颗颗酷似骷髅头而得名鬼脸。
鬼脸小金刚
4、连肉纹。其特征是表层非常轻微的凸起,纹路之间连贯,极少有断片, 纹路表面凹陷部分呈现类似天然形成的桥洞。典型代表:盘龙纹、麒麟纹<盘龙纹>有几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其一,瓣线非常明显而且连贯;其二, 中间的肉纹饱满而平整;其三,瓣线两侧的“龙筋”是连贯且凸起的;其四,一代盘龙纹小金刚原桩都是高桩的,而一般都会切掉两头,做成藏式桶珠。而和其它藏式小金刚不同,一代盘龙纹藏式珠子就几乎接近桶珠的形状,其它藏式小金刚则略呈苹果园状。一代盘龙纹小金刚纹路比较独特、饱满,且整串形状、条形、边缘十分规整,一串的话是具有非常好的统一性的。因此,一代盘龙纹小金刚深得厚爱。
还有一种比一代盘龙纹更早期的纹路, 被称为一代门墩脑纹盘龙纹。这是早期的纹路,大概在前年比较普遍,现如今已经很难再找到了(它是盘龙纹的前身,纹路密集而成片状分布,酷似人的大脑纹路因此得名:脑纹盘龙纹)
一代门墩脑纹盘龙纹
还有所谓的二代藏式盘龙纹,因类似于盘龙纹的纹路而得名,从而使盘龙纹变成一代,下图中就顺理成章叫二代了。盘龙纹的纹路很密,分布呈现的不是点状而是片状。下图中的金刚纹路基本相符。这种金刚的纹路和盘龙纹是一致的, 只是相对纹路更肉更饱满,同样和一代一样也是呈片状的纹路。
二代藏式盘龙纹
<麒麟纹>原本是根据核桃中的麒麟纹命名的,纹路错落有致,较难清理, 上手感觉厚重,多为五瓣自然桩。
【抛光麒麟】:请特别注意市面上存在着一种纹路表层十分平滑饱满的“麒麟纹”,多数是经过砂纸轻抛过或是进过滚筒的非自然产物。
麒麟纹小金刚
大圣文玩__金刚菩提的分类
龙岩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2天前 刷新
2024-02-27 刷新
2023-10-17
2023-08-02
2023-08-01
2023-07-29
2023-06-27
2023-05-01
2023-04-20
2023-02-10